重點關注
2018年樓市,有什么重大信號可以參考呢
2018-01-09
“限購、限貸、限漲、限售、限商”......
2017年的樓市調控“熱火朝天”,全國有110個城市一共發布了250多次調控政策。 那么2018年的樓市是什么樣的?調控還會如此猛烈?有什么重大信號可以參考嗎? 還真有,就在12月23號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,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提出: 2018年我國要抓好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,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,滿足首套剛需、支持改善需求、遏制投機炒房。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。 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,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。將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制度,推進國有租賃企業的建設,支持專業化、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,加快推進住房租賃立法。 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提取到什么重點呢? 首先,最常規的,我們可以了解到,2018年的樓市調控是不會放松的,還是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。 可是除此之外,王蒙徽部長的談話中,還有幾個“更有新意”的重點,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。 no.1 購房松綁 Point:首套&改善住房可能會“松綁” From: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,滿足首套剛需、支持改善需求、遏制投機炒房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么叫“改善住房”吧,很簡單: 改善型住房,不同于剛性需求,改善型需求更注重居住質量。 有些小伙伴對于當前的居住條件感到不滿意,因此選擇購買新的房產來滿足居住需求。 所以,一般我們提到的改善需求,就是指的“小房子換大房子”,還有“購買更好的第二套房”。 那為什么說要“松綁”了呢? 要知道,在海陸空全面調控的2017年,很多地區可是都提高了首套房貸貸款標準,并且針對二套房無論是否屬于改善型,首付比例大幅度提高。 也就是說,目前的政策實際上是“限制改善需求”。 例 以北京為例,當前是首套房首付不低于35%,首套非普通自住房不低于40%;二套房“認房又認貸”,普通自住房的首付不低于60%,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不低于80%;貸款最長期限25年。同時,首套房主流商貸利率執行基準利率的1.1倍,二套房則為1.2倍,限購限貸政策可謂全國最嚴。 而本次住建部長最新表態,特意將首套、改善和炒房劃清界限,并且明確提出“滿足首套剛需、支持改善需求”,所以說2018年可能不會對剛需有太多打壓,放松調整,同時對于二套改善族來說將會是一個適度寬松的時期。 no.2 發展租賃 Point: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From:將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制度,推進國有租賃企業的建設,支持專業化、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,加快推進住房租賃立法。 其實從最近幾個月的樓市新聞中我們都可以發覺,未來樓市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租賃市場。 2017年下半年,首批12個城市開展了住房租賃試點,全國超50城出臺了支持住房租賃的政策。北京、上海等城市紛紛增加了房企自持、集體租賃住房等租賃房源的供應,多地上線官辦住房租賃服務平臺。 本次會議再次著重提出大力發展租賃市場以及相關立法問題,揭示2018,還有以后,租賃市場將迎來巨變,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會放棄購房,開始租房生活。 這里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國外的租房情況: 美國 從過往20年的數據可以看出,全美國的住房擁有率約為65%。而在20-35年齡段是自住房擁有率最低的人群,比例小于35%。 也就是說超過65%的20-35年齡段的美國人都是租房住的。 而與此同時,作為美國的超級大都市紐約,整體住房擁有率更是不到50%,超過一半的人口是租房住的。 日本 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首都東京,租房人口比率也是同樣的情況,超半數人口是租房住的。 據日本官方統計,日本全國大約有35.8%的住宅處于出租狀態,而到了東京這個租房比例接近50%。 目前北京市租房人口的占比,大約為35%。即65%的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,35%的人住在其他人的房子里。 在租賃市場的大力發展,以及相關保護租賃雙方權益的法律法規完善下,未來北京的租房人口可能也會向著50%趨近。 因此,2018年,租房市場是我們必須關注的焦點之一。